【关注】“战疫”生命线之蔬菜配送
- 发布时间:2022-01-17 22:413
- 阅读量:6
- 作者:admin
- 来源:搜狐
- 责任编辑:admin
- 分享到:
国内餐饮产业链正在成为疫情之下保供的中坚力量。在这个特殊时期,新鲜蔬菜是如何从田间走向餐厅以及普通消费者手中?疫情对于这个产业链条会造成哪些影响?又会带来哪些机遇?
凌晨2点的仓检、车检
刘忠华是美菜网八仓的连长,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从定点的仓库提货,然后在餐饮企业开工之前把餐厅提前一天在美菜网上订购的蔬菜配送到餐厅。他每天凌晨2:00左右就要到达仓库,到达之后要做一系列的车辆检查、仓库检查工作,还要负责给配送员开晨会,叮嘱配送员疫情期间的注意事项,强调配送员一定要在配送过程中戴好口罩,并且减少与他人的接触。这也是自疫情发生以来,刘忠华每次晨会新增的会议内容。
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美菜网八号仓库也加强了防护措施,并且设立了负责防护工作的岗位,进仓的车辆都要在门口进行车辆消毒,进仓的人员也要测量体温并且做好登记,取货后车辆出仓还要再进行一次消毒,仓库全员佩戴口罩。
刘忠华说,因为一系列的防护流程,每次进出仓库的时间长了不少,但是由于疫情原因,很多餐厅都停业了,这也导致餐厅订单大幅减少,所以配送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原来每天有差不多150多辆车来取货,但现在只有七八十辆,减少了将近一半,虽然防护工作增加了车辆进出的时间,但是整体等候的时间还是少了很多,这样我们还能两班倒,相比疫情之前清闲了一些。
菜量需求减少
美菜网的定位是服务于中小餐饮企业的供应链平台,像刘忠华这样的配送员主要是和一些单体餐厅的老板打交道。这一天刘忠华总共要给6家餐厅配送原材料,他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尽可能在早上8:00之前把所有的餐厅订单配送完,以免影响到餐厅的经营时间。
清晨6:00,刘忠华到达第一家配送的餐厅,这是一家经营家常菜的单体餐厅,餐厅老板徐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餐厅的堂食已经完全关闭了,现在全部转向了外卖,外卖订单还是比较稳定的,能够勉强维持餐厅的生存。因为堂食关闭,该餐厅的食材需求也相应减少,此前每天订800-1000元的食材,现在明显减少。由于该餐厅是单体餐厅,在这个特殊时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搭建起自己的配送和订餐渠道,所以现在的外卖经营全部依靠外卖平台完成,而平台的高佣金也成为餐厅现阶段的主要压力之一,这也让徐老板开始重新思考门店的生意以后该怎么做。
疫情对餐饮行业造成重创,对于这类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餐饮企业或许是致命的,“徐老板们”愁容满面,希望疫情能够快点过去,餐厅的经营能够重回正轨。
家庭订单提升
危机之下孕育着新的商机。服务于B端餐饮企业的美菜网看到了疫情期间家庭买菜的需求,推出了面向C端的订菜渠道和配送上门的服务,这也成为刘忠华疫情期间工作的最大变化。“以前只需要给餐厅配送,现在家庭订单上涨得很快,我们几乎一半的订单都来自家庭,这是和疫情之前最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把家庭订单的配送时间放在餐厅配送之后,这样可以把菜品分类做得更清晰,不让两类订单的时间冲突,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家庭用户,要是太早了,说不定会打扰人家休息。”
刘忠华觉得加上家庭订单,配送的目的地就更加分散,所以尽管现阶段餐厅订单减少,但工作时间和之前几乎没有差别,因为很多小区为了防护封闭了部分小区大门,所以配送的时候要绕一些路。刘忠华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一些乐趣,“看这个订单,大概就能知道这个家庭大概有多少人,要做什么菜,像这个一千多块钱的订单肯定是一个大家族,做的菜肯定很丰富。这个一百多的应该就是小两口,做的菜应该也就是一些很平常的家常菜。”刘忠华说道。
家庭订单与餐厅订单配送过程中最大的差异就是家庭订单要求无接触的订单更多,一些小区还专门在门口设立了蔬菜寄存的架子,刘忠华只要把蔬菜放在门口就可以了,“无接触配送挺好的,保护客户同时也是保护我们。”
源头供应充足
刘忠华在当天中午就完成了一天的配送工作,回到站点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配送。记者又前往了位于大兴区青云店镇的蔬菜种植基地,看看蔬菜供应源头目前的生产供应情况。
该基地的负责人李兴华在记者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大棚工作,筹备次日美菜网等经销商需要的蔬菜。李兴华告诉记者,现在是蔬菜种植的淡季,绿叶蔬菜的成熟周期大约在50天,夏天旺季的时候大概只需要25天。现在蔬菜基地的生产和供应一切正常,蔬菜产量也与往年同期相当,保障供应没有问题。
但李兴华也有担忧,由于餐厅进货量大幅下滑,导致蔬菜供应过剩,是否会出现蔬菜滞销的情况。目前,李兴华并没有减少蔬菜生产的打算,他认为源头供应充足是他们能为战胜疫情做的最大贡献,李兴华也已经向武汉捐赠了15吨新鲜蔬菜,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武汉的关心和支持,“蔬菜很多,不用担心没有菜。”李兴华笑着说道。
此次疫情不仅给餐饮行业带来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整个餐饮的产业链条。但在此次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近两年国内餐饮产业链正在成为疫情之下保供的中坚力量。从源头到平台、仓储、配送,整个过程十分流畅,防护也很到位,同时平台能够在特殊时期通过增设C端渠道为家庭保供提供更多选择和保障。与此同时,供应链的稳定在支持中小餐饮企业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少量资源属于网络共享,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电话:010-83155437 邮箱:foodindustry100@126.com
- 上一篇: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四批典型案例
- 下一篇:没有了
- 关注
- 产经
- 案例
- 人物
- 内幕
- 文化
-
>
【人物】疫情之下,中国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居家隔离、道路封锁、复工延迟、航线停飞等,不仅影响到个人的生活...
-
>
【人物】抗疫期间,如何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会让国人永远记住的。因为一场暴发于武汉、被命名为2019-nCoV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迅速席卷整个中...
-
>
【人物】“黄门宴”诠释
在美食界,提到黄珂,绝对算得上是个传奇人物,因他在家中常年摆“黄门宴”而闻名于京城。他的故事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比如英国...
-
>
【人物】用观点引领时代
记者“认识”曹保印是因为在2007年读他的《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一书。在书中,他记录了女儿天天在月子里的故事,其中也有很大一部...
-
>
【人物】新时代,新药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养生保健也成为了热门话题。怎样才能从日常的膳...
-
>
【内幕】为你揭开“速生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从“问题草莓”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谣言不仅引发了消费者恐慌,由此...
-
>
【内幕】北京饭店的故事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86年7月,为解决大量外来人口来京“吃饭难”的问题,北京市委和北京饭店在台基厂大街路北口合办了一间对外餐厅,当时我...
-
>
【内幕】喝“千滚水”一
喝“千滚水”会亚硝酸盐中毒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列为“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上的第一条流言。科学真...
-
>
【内幕】代餐产品到底是
“代餐”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假日长胖后减肥的“希望”。代餐产品多以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形式销售。在某电商平台,记者搜索到代餐产品...
-
>
【内幕】验明西四包子铺
继去年华天二友居肉饼店就“西四包子铺”品牌归属向网红“西四包子铺”提出质疑并开始维权后,记者近期发现,北京餐饮市场上的“西四包子铺”门店...
-
>
【品味】《你不懂葡萄酒
编者按 日本一流侍酒师,教你喝懂葡萄酒。葡萄酒控必读经典!有料、有趣、还有范儿的葡萄酒知识。本书文字理性、专注又不失风趣,穿插世界知名侍酒...
-
>
【品味】《人人都需要了
编者按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在未来,医学也将步入精准医疗时代。在新的医疗时代,我们将充分利用高新医疗技术来定制治疗护理方法,以前所未有的方...
-
>
【品味】《人生十二法则
编者按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
-
>
【品味】《不要因为走得
编者按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
-
>
【品味】《AI的25种可能》
编者按 一本书,25个全球最伟大的头脑,洞见6万亿美元AI市场的机遇与风险,政府、企业、个人预判AI趋势的重要依据。 基本信息 书名:《AI的25种可能》...